ZAKER生活:十八款夜间禁用软件APP糖心免费-糖心VLOG在线观看_糖心VLOG-沪语话剧《谢谢侬爱我》:面对疾病追求爱与尊严
将癌症、黄昏恋、亲子关系等尖锐议题熔为一炉,沪语话剧《谢谢侬爱我》于5月27日起在中国大戏院上演。
近几年,沪语戏剧作品不但“有”,还“多了”起来。从2018年的舞台剧《繁花》开始,到《雷雨》《长恨歌》《宝兴里》,再到滑稽戏《蒸蒸日上》、音乐剧《爱情神话》,沪语戏剧作为一种用方言彰显地域文化属性的表现方式已为观众所认可,也让更多的创作者有了用沪语进行创作的决心和信心。


《谢谢侬爱我》正是在这样的浪潮下,诞生的又一沪语话剧力作。这部由上海光启话剧艺术中心出品,资深戏剧人曹禹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讲述了几个癌症患者面对死亡的威胁,却依然执着地追求着爱与尊严。
曹禹曾出演、编导过众多舞台剧作品,其中《徐光启》《长脚雨》《荧荧烛光》分别获得2017、2018和2020年度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年度作品奖。
在《谢谢侬爱我》中,曹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疾病如何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同时也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情感救赎的大门。作品通过多线叙事,将癌症患者的生存困境、家庭关系的撕裂与重建、以及晚年爱情的萌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关于生命韧性的动人画卷。


疾病在这部剧中不仅是生理上的痛苦,更成为检验人性的试金石。剧中女主角的乳腺癌如同一把利刃,割裂了她原本看似稳固的家庭关系——丈夫因无法面对妻子“不再完整”的身体而选择逃避与离婚;儿子和儿媳则因愚昧的恐惧而阻止她接触自己的孙子。这些情节尖锐地揭示了社会对疾病、尤其是对女性身体疾病的污名化想象。
剧中最为动人的是男女主角这对高中同学在病中重逢并相爱的情感线。他们的爱情颠覆了社会对癌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情感想象。该剧对家庭关系的刻画同样发人深省。女主与儿子的冲突线展现了中国式亲子关系中的剥削性一面。儿子与儿媳对母亲房产的算计、对孙子的控制,以及将母亲视为负担的态度,构成了对当代功利性家庭关系的尖锐批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男主与女儿的关系。女儿对父亲再婚的初始反对源于对母亲记忆的忠诚和对父亲健康的担忧,但最终在女主的真诚沟通下实现了理解。父女俩的一场对话精彩地展现了代际沟通的可能性,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重新思考老年关系的视角。


曹禹表示,《谢谢侬爱我》希望告诉观众,疾病不是生命的反面,而是生命的一部分;老年爱情不是可笑的,而是勇敢的;身体的残缺不影响灵魂的完整。即使带着伤痕,即使面对死亡,爱依然可能,尊严依然完整。
作为第十三届上海优秀民营院团展演剧目,《谢谢侬爱我》获得了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第三期上海高级编剧研修班学员作品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