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卫生:黑料吃瓜必备神器-在线吃瓜黑料-五大光伏龙头一季度亏损超80亿元,行业冬天难言结束
在热火朝天的抢装潮映衬下,光伏产业仍在艰难前行,几乎全线亏损。五大行业龙头交出的一季报显示,合计亏损额超过80亿元。
组件出货最大的晶科能源(688223.SH)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8.43亿元,同比下滑40.03%;净亏损近13.90亿元,较去年第四季度亏损面扩大,而上年同期,其归母净利润为11.76亿元。
晶科能源解释称,一季度行业主产业链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叠加海外贸易政策变化扰动需求,行业一体化各环节利润水平承压。公司作为全球市场布局的一体化企业,在保证长期客户履约的前提下,组件交付均价和盈利水平同比呈下降趋势。一季度总出货量为19130M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17504MW,硅片和电池片出货量为1626MW,总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2.68%。在平衡出货规模与盈利的前提下,公司第二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为20-25GW。
隆基绿能(601012.SH)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36.52亿元,同比降低22.75%;净亏损14.36亿元,同比、环比均实现减亏。该公司在4月30日举行的业绩会上表示,虽然3月份光伏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个季度价格仍低于生产成本,企业盈利继续承压。报告期内,硅片出货量为23.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为16.93GW,其中BC组件出货量4.32GW。
在四大组件龙头中,晶澳科技(002459.SZ)一季度亏得最多:净亏损16.38亿元,但已较去年四季度的净亏损41.72亿元大幅好转。一季度,该公司的电池组件出货量为15.65GW(含自用 33MW),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
同期,天合光能(688599.SH)的净亏损达13.2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盈转亏,但已较去年第四季度减亏超12亿元。该公司高管在4月30日的业绩会上介绍今年整体销售策略时称,目标在各主要市场都保持头部位置,但不刻意追求市占率绝对领先,在量和盈亏之间做好平衡,并在利润相对好的市场,如欧洲、澳洲等区域保持更大的市占率,计划全年实现70-75GW的出货目标。
作为多晶硅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自进入组件环节以来出货量排名快速上升,在2024年取代“万年老五”阿特斯,成为全球组件出货第五的光伏公司。但组件价格的大幅下跌,也令通威业绩承压。
一季度,通威股份净亏损25.93亿元。虽环比减亏,但这是通威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季报,也是其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亏损。
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内卷外堵”的挑战延续至今。今年以来,虽受到抢装潮的短期提振,但行业冬天依然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对于今年的行业回暖节奏表态谨慎。
他在4月30日的业绩会上称,去年一季度,组件交付价格尚在1元每瓦。今年一季度,价格下跌至0.7元。“去年全行业组件平均价格约为0.85元每瓦,如果按照今年一季度的这个价格继续运行下去,600GW产能对应今年全行业将较去年减收900亿元,亏损幅度比去年更大。按照一季度和目前的情况来说,行业环境会不会变化,我觉得很难说。当然每家企业所处的环节和状态不一样,在此情形下经营状况不尽相同。”
对于隆基自身,钟宝申认为扭亏节点与行业形势关系很大,希望三季度能大致实现盈亏平衡或扭亏。
谈及新增装机预期,钟宝申认为2025年很可能是没有增量的一年,也即国内光伏需求将与2024年持平或略增。随着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026年需求将重回增长轨道。
美国商务部日前对原产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作出肯定性终裁。根据裁定,上述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税率范围在0%-271.28%,反补贴税率范围在14.64%-3403.96%,不同产地和生产商面临的税率差异极大。多位光伏行业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经由东南亚向美国出口光伏产品的通道近乎彻底关闭。
天合光能判断,今年全球市场需求预计还会保持一定的增幅,新兴市场预计增速较快,中东非预计有30%以上的增速,亚太预计也有两位数的增速,中国预计也有正的增速,美国主要受税率影响,还有待观望。
该公司称,美国市场今年受美国政府关税影响,存在经营上的不确定性。目前看双反税率普遍较高,对等关税也带来不确定性。一方面,将更紧密地追踪美国政策变化,灵活调整出货量。另一方面,公司在印尼的TOPCon电池组件工厂(目前年产能1GW)不受东南亚四国双反的影响,在近期新增对等税率中印尼的税率目前看也相对较低,所以尽管美国市场面临不确定性,印尼工厂具备确定性的相对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