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日前,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最新一期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截至3月31日,共有288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基金,总规模达113.9亿元,首度突破百亿大关,相比2024年底的91.43亿元增加22.47亿元,规模增长超20%。
具体来看,相比去年年末,今年一季度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新增了4只,分别是招商和惠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鹏扬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南方养老目标日期2050五年持有和中泰福瑞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
截止一季度末,288只Y份额基金中,有203只FOF基金,合计规模102.04亿元,占比约90%;85只指数基金,合计规模达11.86亿元,占比约10%。

共有27只养老基金Y份额规模超1亿元,从成立时间来看,多是2022年11月份成立的首批产品。
其中,兴全安泰积极养老目标五年Y排名第一,规模9.96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养老2040三年Y,规模7.35亿元;第三名为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Y,规模4.78亿元;第四名为易方达汇诚养老2043三年Y,规模4.28亿元。
288只Y份额中,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截至一季度末,有261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的规模小于1亿元,数量占比90%。
2024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广至全国,同时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扩容至指数。 一季度数据显示,2024年年底纳入的85只指数基金Y份额合计规模为11.86亿元,较2024年底的3.16亿元,增长8.7亿元,增幅高达275%。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Y份额达1.22亿元,是指数Y份额中第一只破1亿元规模大关的基金。
从一季度业绩来看,随着权益市场的回暖,288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1%。 其中,工银养老2050Y份额一季度业绩最好,收益为8.65%。此外,东方红颐和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Y、嘉实养老2040五年Y、东方红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Y、长信颐年平衡养老(FOF)Y和嘉实养老2050五年Y等5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的一季度收益率超5%。
从长期收益的角度来看,已经有9只Y份额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超过了10%。

从产品类型来看,一季度红利类产品持续吸金。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规模达到了1.22亿元,一季度增长7691万元;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联接Y的规模也达到了6700万元。
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名录将迎来进一步扩容。继去年年末首批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投资范围后,4月初,监管部门发布《关于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相关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公募基金管理人可参照首批入选指数基金的筛选标准,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申报符合条件的指数产品,申请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
从具体的筛选标准来看,所申报的基金需为以市场认可的核心宽基指数或适合长期价值投资的红利低波类指数为跟踪标的的普通指数基金、ETF联接基金或指数增强基金,并需满足一系列硬性指标,例如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均不低于10亿元或上一月末规模不低于20亿元,且产品成立以来跟踪误差不超过基金合同约定水平;前五大投资者合计持有份额比例不超过50%,公募基金管理人最近一期分类评价结果不为C等。同时,指数增强基金要求成立满三年,最近四个季度末规模均不低于10亿元,且最近三年超额收益率为正。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有更多符合标准的宽基指数或适合长期价值投资的红利低波类指数为跟踪标的的普通指数基金、ETF联接基金、指数增强基金有望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
南方基金认为,从境外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历史来看,投资者将逐渐从低含权比例的养老产品,逐渐转向更加偏好高含权比例的养老产品,最终接受了养老产品的净值波动,并实现了养老储备的更好增值。因此,公募基金或将是四大类个人养老金可选投资品中最重要的一环。
“长期以来,监管机构也在全力推动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产品设计端,监管机构在2017年引入基金中基金(FOF),在2018年引入养老FOF,在2019年引入基金投顾,在2022年引入低费率的养老FOF-Y份额,在今年又引入更低费率的指数基金-Y份额,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国实施和提升投资者选择的丰富度进行了诸多重大的创新安排。”南方基金表示,2024年纳入指数型基金等更多类型的Y份额,也将有效丰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品种,更加全面地满足参保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最终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缴费资金,进一步夯实全社会养老金储备,并同时助推指数型产品的快速发展、助推长线稳定资金流入股市,形成资本市场长牛慢牛和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良性互动格局。
平安基金FOF投资经理李正一认为,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对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来说是一种互惠关系。除了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外,引入低成本、高透明度的被动投资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成本,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产配置效率。
“纳入指数基金等具有工具属性的资产可能是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的一个方向。从这个思路延伸,可以覆盖的资产类别还包括固定收益类指数基金和黄金类指数基金等,能更好地体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李正一说。